學生壓力大慣用FB抒情緒 開解朋友有竅門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9/20 14:55

最後更新: 2016/09/20 14:55

分享:

分享:

(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2777 8899」於8月至9月期間,以便利抽樣自填問卷形式訪問4,244名中小學生及大專生,在受訪者中,40.7%面對新學期有負面情緒,當中最多人感到「有壓力」(23.0%),近三成受訪學生自評壓力指數偏高,較去年上升約3.4%。

該項問卷調查參考了焦慮症自測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以了解青少年的焦慮情況。結果顯示,逾一成二受訪學生(12.5%)有輕至嚴重程度的焦慮傾向,情況與去年相約。

青協「關心一線2777 8899」在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間處理逾16,400宗與情緒相關的求助個案及近9,000宗與學習相關的個案,而大專生個案則逾2,100宗,較去年同期急升近6成。

(青協提供照片)

有大專三年級生形容升讀大學後,難以追上進度,應付功課及考試感到十分吃力,經常擔心無法畢業,更持續出現失眠、經期紊亂等身體反應,以及自殘行為。學生坦言曾於社交媒體上分享感受,身邊朋友卻不知如何回應,有些更選擇疏遠自己,令自己更到絕望,甚至萌生自殺念頭。

另有大專一年級生於網上求助,表示難以適應大專生活,形容同學關係比中學複雜,彼此缺乏深入交流,同學間沒有中學般的凝聚力,即使有負面情緒亦找不到傾訴對象,因此感到失望及孤單。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認為,前線觀察及研究結果均反映現今青少年傾向於社交媒體上抒發壓力及負面情緒,惟身邊朋友未必察覺對方的情緒或行為表現有異,即使發現亦不懂如何回應。

她表示每一個人都可成為彼此的情緒「守門人」,若發現身邊朋友在網上發帖表示有情緒困擾,可能是求助訊號,不妨為對方多走一步,主動關心。以下是一些建議的處理方法: 

  • 考慮直接打電話聯絡對方,甚至約出來見面傾談,讓對方知道你很關心他們的狀況
  • 避免使用whatsapp或facebook messenger等即時通訊軟件回覆帖文或使用圖像(emoji)回應,因為對方可能誤解這些回應
  • 以接納及開放的態度與對方傾談,耐心聆聽他們所說的一切;避免批評、爭論及指出對方不是,因為對方可能覺得你否定他們的感受及想法
  • 不作任何回應,可能讓對方誤解為漠不關心,你或可跟對方說「可能我不懂得說話,但我願意聆聽你的煩惱」
  • 如不懂回應,可跟長輩商量,找出可行的支援方法
  • 有時非言語的表達例如擁抱、拍拍膊頭等動作,以及溫柔、關懷的語氣,也能傳遞溫暖,亦更勝千言萬語
  • 主動陪伴對方尋求協助,社工、老師或提供輔導機構也可協助解決個人問題